今天,你我共同聆听张家界最动听的声音
- 2018-03-10 19:33:57 阅读:
今天下午,“守望初心 传承信仰”张家界报告会在市委礼堂举行,现场座无虚席,来自全市各个地方的数百名听众共同聆听张家界最动听的声音。
主讲人余艳,深入探析张家界红色文化,用一个个鲜活、感人的故事,讲述了土地革命时期时,张家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《守望初心》,是余艳耗时三年,遍走张家界,深扎桑植县,采访了近百个红军、红嫂和他们的后代。红军的故事和张家界这片血染的土地,余艳被深深地震撼着,长久地感动着,故成就了这部用鲜活故事探析张家界红色文化的伟大作品。
“百年红色史,平民英雄诗”。封面上的书引,概述着这本书内容的时间跨度和精神内涵。
一个大主题,却是从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中提炼的。
让我们跟着余艳,一同走近张家界那些忠贞、坚韧、大爱的小人物,认真品读他们的感人故事。
忠 贞
红军女儿佘芝姑的故事
佘芝姑是大名鼎鼎的游击队长谷德桃的女儿,谷德桃当年为贺龙搞军需、筹粮草的功臣人物。在肃反运动中被杀害。佘芝姑没有记仇,没有改变对红军的信念,而是一直记住母亲的话:生仔、种粮、养猪。
红军长征后,佘芝姑为躲敌人的追杀,躲进了偏远的深山海儿峪。无论生活多么艰难,躲到哪里都开垦坡地,满山满坡地种包谷,养活她的孩子,再存一茅屋一茅屋的粮食,等队伍打回来,不饿肚子。
佘芝姑一边种地,一边养猪,到桑植解放,有了丰收的15个年成。佘芝姑在海儿峪的家已积攒了38000多斤包谷,2400多斤腊肉!再看她身后整齐地站着一排6个儿女,都是准备给红军带走的兵。
说起佘芝姑的孩子,那时缺医少药,一个七岁的儿子、一个七岁的女儿相继在她怀里闭上眼睛,佘芝姑悲痛至极哭喊着:你怎么能这么早走哦,再长十年你就是一个兵,你贺龙舅舅要打回来带兵哟……
坚 韧
草鞋嫂刘银姑的故事
刘银姑的丈夫死在战场,又送儿子,惟一的儿子又战死了,就天天打草鞋熬过痛苦挺过艰难。人称草鞋嫂的刘银姑,从贺龙回洪家关的1928年开始,就以打草鞋卷入革命洪流,她打的草鞋不但耐穿漂亮,关键不抠脚后跟,穿着脚不打泡。当年,红军的草鞋需求巨大,她就带一波波的徒弟。贺龙军长专挑她打的草鞋穿,成刘银姑一生的荣耀……那时候的大庸,为红军打草鞋的妇女多达上万人!做布鞋,草鞋多达几万双。以至于,红军在后来爬雪山过草地,飞夺泸定桥、四渡赤水,无不是穿草鞋打下的江山。
可是解放后,草鞋婶没有接到儿子的烈士证。忍辱负重的刘银姑不能忍了。多少像儿子一样的孩子,为打下今天的江山过早地献出生命,不能让他们连一个公正都没有,必须舍命为他们争!要不,他们不得闭眼,我们以后怎么去地下与他们相见?
银姑婶横下心与女儿一道,背着一麻袋草鞋进京找贺龙。当时,她是个年过半百的小脚老人,要徒步进京,冒的风险是可能把老命丢路上。但湘西女子的不屈不饶,硬是让这对母女办成这件事,儿子有了他英雄的证明——烈士证。
她临终前最后一个画面,是她指挥外孙拉一大板车黄灿灿的新稻草,看它们厚厚软软地铺满棺材底,再反复嘱咐:我死后,将那一箱子草鞋与我一起装进棺材。不为别的,是地下的儿子、还有山娃子和石伢子他们都等着鞋穿呢。好多光着脚的红军娃哟,我欠他们的!
大 爱
红嫂良艮的故事
长期在深山里躲兵的良艮,患上严重的风湿病加许多并发症。起初,她是积极治病的。把囤积的包谷酿成酒,等凯旋的红军和丈夫回来喝,也治她的病,酒能治风湿、能驱寒。总之,要以健康的身体等着丈夫。
其实,很多年前,贺龙三上毛垭,就住在良艮家。他们最爱这种酒,良艮也跟他们大碗喝。可良艮酿好一坛坛酒自己却很少喝,悄悄地装好缸,藏在天然的酒窖——山洞里。家里人都明白,那是她为丈夫酿的酒。
解放后,丈夫终于回来了,可惜已经不是她的丈夫了。大度的良艮直说“活着就好,活着就好”,当医官要把良艮的儿孙、也是她一辈子的财富带走,良艮很痛苦。
良艮是大度的,是顾全大局的,她目送着男人把自己的儿孙带出山。独居后的良艮彻底孤独了,把储存多年的酒搬出来,把更孤独的村里的寡妇找来一起喝,一起回忆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。1961年7月的一天,医官丈夫杨云阶因动脉硬化走了。从那以后,良艮断了自己的药,两个多月没有喝酒,选了一个平静的日子,在自己家里悄悄的也走了。
殷成福一家八口长征的故事
殷成福是被地主恶霸欺负得无路可走时,全家参加红军。再认识了红军队伍里有文化、懂革命的女领导,让她知道,女人还有另一种活法。
当时,湘鄂川黔根据地到处都是红星红旗,殷成福在得知儿媳怀孕时,用儿子结婚的喜帕,赶制孙儿的涎水兜兜。她比照红旗的红,在兜兜上围上了旗一样的红边边。七岁的小儿子随口说了一句:妈,再缝上个红五星。不久,一个红星兜兜当护身符交到儿媳手上,一家八口踏上了长征路。
解放后,苦等苦盼的殷成福盼来的是全家四死两散的结局。女儿侯幺妹、儿媳刘大梅都再也没有回来,可儿媳肚里的孩子还在不在人世,成了这个家跨越半世纪的谜。为此,殷成福临终时闭不上眼晴,儿子侯清芝离开人世也是两眼望着西北方,久久不愿瞑目……
可是2005年4月,在座的很多人会有印象,一个叫罗尔吾的藏族老人回到张家界,他就是殷成福的大孙子候德明。当时张家界以最高礼仪迎接这位老红军。侯德明带着母亲留下的红星兜兜给奶奶和父亲上坟。这个孩子跨越半个世纪,才真正回到了家。
一个个的谜揭开了。原来,长征路上遭藏匪突袭,女儿和快要临盆的儿媳被藏匪卖到红原的藏区。大梅把儿子生下来一年多后,幺妹逃了出来,两女子将孩子寄养在寺庙,毫不犹豫地去找队伍,从此杳无音讯。也许被敌人杀害,也许被自然灾害吞没,就是再也没有回来。
英 雄
贺氏三姐妹的故事
贺龙的一家,英烈满门,且死得尤为惨烈。父亲和三姐妹都死得壮烈,小弟贺文掌被活活蒸死还被残忍地食其心肝!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贺龙直系亲属和贺姓亲属,牺牲就达八十余人。
在贺英殉难处的洞长湾,那块石雕,是一块块残骨、血肉融筑的,还滴着血、印着生命最后的抽搐!
这石雕连着贺龙元帅的三姐妹。大姐贺英,与大姐一同牺牲的二妹贺戊妹、先她而去的四妹贺满姑,那是被敌人一刀一刀凌迟而死。三姐妹都是羞辱之极,残害至死、还全被肢解、死无全尸……
若不拿枪、不革命,几个如花似玉的女子生儿育女、纺织耕种,像身边无数农妇一样,儿孙满堂到解放后都能过上好日子。可为何——
你要断头!你被碎尸!你被凌迟而死!
好在,人民不会忘记!
洪湖赤卫队,写的是贺英,《五更里》唱的是贺英!
这歌,带着甜美悠扬和与生俱来的淳朴,是老百姓的心曲!
和着百姓心中的哀伤与疼痛,宛如天籁,传唱到如今!
这歌,还是个明显的地理标志:会唱这歌,才是湘鄂边区人!传唱传颂着力量,力量对抗着灾难。深深的怀念,唱的是人民心中——永远的英雄!
是这方女人集体的品质
贺勋臣是个火爆性子,为抽大烟的小妾,他背着马刀能追张幺姑几个田埂。张幺姑发誓在娘家待一辈子,不要这个丈夫了。可红军要长征了,这个女人却带几个孩子,还带着他的小妾一起来送要远征的丈夫,她要男人无牵无挂地去远行。
张幺姑和其他红嫂一样带着一家躲深山,一待就是十多年。这期间,这个坚强的女人除了躲敌人,还要撑起一个家。
丈夫终于活着的信捎回来,可就是不见人。1951年春,张幺姑与人结伴去了成都,劈头就吼儿子:“傻子才想不到,你老爹在家就有小货,出去这多年能一个人孤守?只有一个可能,就是有女人扯脚哒。”见老妈早已猜到,这才告诉她,老爹贺勋臣在延安与陕北女子高贵香结婚了。
“你找女人就找了,原来就大老婆、小老婆地我们也过了。枪林弹雨地有个人照顾,也没啥。哦,回来哒,一句话没得、一个面不照,我在屋里持家守业、盘儿带女,到头来提的是空篓篓儿——鱼都给别个提去哒。”
这一看难收场。儿子儿媳叫来一些贺氏家族的同乡,左劝右劝,说如今国家只准一夫一妻,你和“老太爷”等于事实上脱离,晓得波。
每每只要提到“国家”,张幺姑就不作声了。这个可能一辈子搞不清“国家”到底是谁的女人,只感觉国家是好大好大场合的“公家”,是好多好多人的“大家”,那是要明事理、顾大局的地方。
这只是革命战争年代,忠贞、坚韧、大爱、担当的为革命奉献的小人物,是他们构筑起了张家界人的精神脊梁。无论是哪个时代,他们的故事都是张家界最动听的声音地。
相关链接:
余 艳:湖南省作协副主席,湖南省网络作协主席,文学创作一级。省报告文学常务副会长。
出版长篇小说、长篇散文、长篇报告文学等22部个人专著。代表作:《守望初心》《板仓绝唱》、《杨开慧》、《后院夫人》三部曲。在《人民文学》、《新华文摘》和《人民日报》《光明日报》等近百家报刊上发表作品。文学、影视作品共500 多万字。
曾获全国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徐迟报告文学奖、中国报告文学年度奖、湖南省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毛泽东文学奖、湖南省报告文学一等奖和《人民文学》新秀奖等十多次奖项。